首页 > 财税工具箱 >工具箱详情

财务BP的内部分工:前台与后台

高顿M云 发布于: 2025-07-04 09:15 阅读: 48

我发现,大部分我国企业在开始设置BP岗后,财务BP的人数不是过少,而是过多。人虽然很多,但整个BP团队对公司的实际贡献却非常有限,缺乏核心产出,如何破局?

除了将大量会计职能混入财务BP工作中之外,由于缺乏有效的BP分工和组织设置,以至于大BP不能专注于价值创造,沦为事务性工作的机器,也是核心的问题。

今天,我想聊一聊BP内部分工:前台与后台。


01 前后台职责混搭,身心俱疲

最早我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,我们团队有6个前台BP,但没有后台,所有的活都需要前台BP自己扛。那个时候我们每年有十数次上预算系统的工作,我负责7个国家,5个事业部,要上35套利润表。我特别羡慕中国、日本这些国家的财务BP,一个人只需要上一套利润表就好了。

每当系统开放,我都像进入“战场”:全力冲刺,务必赶在半夜12点系统关闭的前一秒将所有数字上传上去。 记得有一次我上传完毕是11:58分,我瘫倒在地上,惊险万分。

另一项体力活,是算销售奖金:销售奖金每个季度发放一次,财务BP要给每个销售计算,而且公式非常复杂:从取销量、做调整、匹配奖金方案,到算奖金、复核、上系统、通知,一套流程走下来,活脱脱扒层皮。

那时候的我工作有点分裂:

  • 白天参加各种业务会议,谈战略谈市场。
  • 晚上和周末全力冲刺一个又一个报表、系统、PPT。
  • 入睡以后开始在梦里琢磨公司政治:与谁斗,如何斗。

我戏称那时候的工作是牛马模式三班倒与「白 + 黑 + 梦」的工作组合,每天的工作内容在“表哥表姐”与“班子成员”之间横跳。事务性工作占据了我 40% 的工作时间。 

02 后台支撑,解放前台

后来当我回国,加入另外一家美资公司,他们有一个完备的财务BP后台来支撑前台BP,我的工作一下子进入了“天堂模式”。

当时我们有4位前台财务BP,分别是ABCD。另外我们有两位后台财务BP:X和Y,她们向A汇报。也就是说:A自己既是大BP,又是后台BP的负责人。而且他为人谦和,能力极强,两位后台的漂亮美眉X和Y也都是武林高手,有了她们的助力,我彻底和“表哥表姐”说再见了。

那时候前台 BP 无需触碰预算系统上传、报表制作等事务性工作,全部由 X/Y 承接。她们会按照全球统一的标准化模板输出报表,与美国总部对接。

X和Y两位美眉的工作大大解放了我的时间:几乎每一天,我都可以去所有我想去的会议,即使出差到各个省看生意也不必担心今天要上系统,明天要交报告。我一心扑在业务上,做高价值的工作。

这样的组织设置、人际关系让我感到轻松,人似乎都年轻了好几岁。那个时代我的体检指标是人生最好的时代,连黑眼圈都少了许多。

好组织,能让人从内到外焕发活力!

财务BP组织设计的核心目标,是让整个组织发挥更大的价值,并提升效率,提升每个人的工作幸福感。


03 后台掣肘,组织内耗

可惜好景不长,不久后我们的公司被并购,我所在的财务团队也被并入新公司中。并入新团队的第一天我偷偷去问,咱们公司有没有后台BP?他们说,不仅有,还很大。我松了一口气,以为自己会延续“天堂模式”的工作,谁知道,悲惨的“地狱模式”正悄然走近。

开启地狱模式的主角是新公司后台财务BP的负责人 E 女士。她过往没做过前台财务BP,一直做报表工作。她麾下有十余名小 BP 按分工支持不同事业部的前台BP。前台BP不带人,但小BP会助力其工作。

E 女士的工作我称之为“消息转发器”:每天接收美国的指令,然后高频发送邮件给各前台BP,要求前台 BP 在1 小时内提交套表、10 分钟内反馈数据,即便系统中已有完整数据,也要求前台BP们手工填报。

有一天我出差在外地参加业务大会,未及时看到填报消息。中午开会结束当我打开手机,我才发现我被E女士在财务大群通报批评了,还@了CFO,罪名是不配合后台BP工作。

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,它让我理解前后台财务BP的关系,除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外,还可能是政敌。

果然,E女士可做的,还远不止如此。

当时我负责公司第二大事业部,却被分配了一位刚毕业 1 年的小 BP。我初来乍到,系统、流程都不熟悉,业务部门也千头万绪,因为小BP懂的不多,所以大部分的事务性工作都要我亲力亲为,每天加班到深夜。过了几个月我体力不支,向 CFO 申请调换更资深的小BP。CFO同意了,但是E 女士却强硬拒绝。当时我的事业部负责人也来财务帮忙协调,仍未改变局面。

痛定思痛,我决定去结交E女士。我拒绝了各种业务会议的邀请,专注在办公室回复填报信息。我认真花时间琢磨E女士的喜好、需求、性格,像研究我的业务负责人一样研究她的一切。

现在想想,这一切都挺可笑的:一位前台大BP不去研究业务,琢磨生意,而是专注在家琢磨后台BP,这合理吗?这是财务团队期望看到的时间分配吗?

两家公司,看似都有前台+后台财务BP的组织架构,却打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:一个天堂,一个地狱。

这时我们不禁要问:前台+后台这种模式,比纯前台更有效吗?

答案是:不一定。

因为分工一旦形成,就必须解决协作的问题。

如果组织内部拧成一股绳,团结一致,那肯定更高效。如果组织内部前后台互相掣肘内耗,那就更低效。

因此,在进行财务BP组织架构设计的过程中,我们不能仅专注于组织设计的几件套:层级、汇报、管理幅度、权力设计等。我们还必须关注“对的人”和“对的机制”。

好的财务BP组织=对的人+对的组织+对的机制。


同样的组织架构设置,人不同,结果完全不同。

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似乎也有“好的BP组织架构”,但却完全做不出“好的BP成果”。

人错了,一切都错了。

04 职责

有人问,前后台财务BP的职责相同吗?他们都分别负责哪些工作呢? 

前台财务BP的核心工作是与业务负责人紧密合作,为其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建议,并助力落地,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
后台财务 BP 的核心职能有两个:

  1. 支撑CEO与CFO,作为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中枢。
  2. 强支撑前台BP,解放其时间,并培养人才梯队。

后台财务BP的核心工作内容:

(一)战略支持:CFO 与 CEO 的决策幕僚

  • 统筹全公司财务数据,作为CEO与CFO的重要经营助手和协调中心。
  • 从公司整体视角分析经营结果,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持。

(二)强支撑前台BP

  • 共享中心:作为财务BP的共享中心,负责整个公司的报表及承接各事业部财务管理的事务性工作。
  • 工具统一:建立全公司财务 BP 标准化模板(如盈利预测模板)。以新加坡工作经历为例,亚太区曾由后台 BP 统一设计预算模板,使前台 BP 工作效率大大提升。
  • 权力制衡:有效牵拉制衡前台BP。
  • 人才培养:通过培养小BP,为大BP团队进行人才输送。

好的后台财务BP负责人,是CFO最有力的接班人。他不仅有多年事业部前台BP的锤炼,更兼顾公司全局,与CEO有许多交集,是CEO和CFO的财务大管家。

05 带人

读到这里,您可能对财务BP组织分工有了新的思考。这时候我们一起来思考一道题:

假如你是一个前台大BP,目前手里有两个外企BP的Offer,你会选择哪一个? 

A:负责业务体量20亿,手下带2个小BP,薪资100万。

B:负责业务体量10亿,手下不带人,薪资100万。

许多人都会选A。

为什么呢?首先,生意大。其次,带2个人。谁不想多带点人一起干活呢?

但这道题的答案是:B。

为什么?首先,两者薪资是一样的。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的,是哪个工作的价值更高,时间分配更有效。

A手下有两个小BP,也就是说A的一小半时间要做“表哥表姐”的“妈”。而B之所以能不带人去做10个亿,证明其背后还有后台为其服务。

从组织成熟度来说,B公司的成熟度应该高于A,更能做有价值的工作。

前几天有人问我,财务BP很多是不带人的,这对职业发展会不会不好?事实上外企大部分大BP虽然年薪百万,但是没有团队。他要发挥巨大的领导力,去影响业务负责人,并领导业务团队的许多项目。

财务领导带人越多官越大在今天这个价值为王时代早已不成立,甚至可能是相反的。

带人与否从来不是衡量BP大小的因素,参与战略的深度才是。

来源:悦财

财税实务

重要声明:

本栏目的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,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高顿继续教育反馈,
本文系作者授权高顿继续教育发表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电话
    (400-999-9083转2)(18621579081)
    节假日及夜间请拨打
    13040636173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客服
    扫码添加
  • APP下载
    高顿教育APP
    扫一扫下载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收起
切换M站——高顿继教